生涯规划不是「选工作」,而是「经营人生」
生涯规划不是「选工作」,而是「经营人生」。51选校网认为,「生涯发展」与「职业发展」其实不能画上等号的。下文为大家讲解下为何生涯规划是经验人生。
离开校园、走进职场的第一天,许多人如此期待未来:28岁当组长、33岁升经理、36岁做副总⋯⋯然而,职涯,真的能够规画吗?工作,一定会顺利向上升迁吗?年轻时设定的目标,步入中年后依然会向往吗?
1950年代前,「生涯发展」与「职业发展」几乎画上等号,在美国知名生涯发展学者唐纳‧舒伯(Donald Super)之后,才逐渐加入「自我发展」的概念。
舒伯依据不同年龄的性格发展,将生涯发展分为5个阶段(如下图)。例如,24岁之前,我们对于自己未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都有许多想像;之后便开始发展工作能力、累积经验,渐渐稳定下来;45岁后进入再度创新或停滞的关卡,直到65岁退休。
1980年代,舒伯发现,除了年纪,身分角色也会影响每个阶段的心态与行动,因而进一步画出「生涯彩虹图」(Life-Career Rainbow):最外圈是生活广度,包括成长期、探索期等7个阶段;往内则有儿童、学生、公民、工作者等6种角色。
不同的角色就像彩虹的不同颜色,横跨人的一生。彩虹内圈呈现凹凸不平、长短不一,代表在该年龄阶段不同角色的分量。
比如说,多数人在15∼24岁之间的主要身分是学生,因此有较多时间、较少限制来探索自我与世界。进入中年后,多数人同时身兼持家者和工作者的身分,必须在两者之间权衡。
人生是一个个不同角色的串联,我们通常会在同一阶段拥有不同的演出「舞台」,意即生活空间──在家中是父母、在社区是公民、在学校是EMBA学生、在办公室是高阶主管。如果个人的能力与成熟度不足以应付这些角色间的转换,就会互相干涉与冲突。
有些生涯发展学者认为,职涯发展阶段是不可逆的,一般人在青春期完成自我探索的阶段之后,就不会再探索了。
舒伯并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生涯的抉择,是一个要花一辈子才能走完的历程,因为人们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动,像是经济不景气、新科技的发明、组织转型等因素,而不断调整生涯目标,启动职涯的「迷你循环」。
在变化快速的现代社会,职涯目标改变的状况非常普遍,舒伯将迷你循环视为个人加强成熟度、增加适应力、提升创造力的方式。
例如,中年换跑道意味着开启新的成长期,如果能够顺利适应,便能再一次经历探索、建立、维持等等阶段。而当我们养成了生涯各阶段所需具备的能力,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并且对自我有不同程度的觉察时,就代表我们达到了「生涯成熟」
凡注明“51选校”来源文章,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授权。经许可后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余来源,仅供学习参考等非商业性用途使用,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转载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处理。
-
-
生涯规划师是干什么的
生涯规划师是干什么的?随着新高考改革,生涯规划师逐渐被学校教师关注。生涯规划师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目标并设计实现这一目标策略的专业群体。下面51选校生涯规划教育平台为大家简要生涯规划师的职责。
阅读全文>>
-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简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是一款针对大学生量身定制的职业规划测评系统,用户通过职业兴趣、个性、价值观、技能和能力等方面的测试,系统自动评估分析用户的条件,并提供最优的职业方向和发展建议。
阅读全文>>
-
-
学生发展中心的作用
学生发展中心的作用是什么?新高考改革后,越来越多学校快速响应国家政策,建立或改造成学生发展中心,为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提供教学场所。51选校认为,学生发展中心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发展支持和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阅读全文>>
-
-
51选校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建设方案
51选校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建设方案涵盖生涯、学业、心理指导多方面,配备多个功能教室,搭载生涯规划教育云平台、导师制、测评系统和档案系统等,为学生发展指导课程落地提供专门场地,让学生在体验中心进行自我认知、环境探索,增加学校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的功能性和体验性
阅读全文>>
-
-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哪里有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生涯规划包含着生涯自我认知、外部探索、抉择与执行,职业生涯人物访谈作为外部探索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生涯规划具有重大意义。下面是51选校职业生涯规划网采访某知名制药公司的文字记录,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这则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对学生启发有所帮助。
阅读全文>>
-
51选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daxuecha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
51选校高中生涯规划二维码
高中生涯规划微博
生涯先行,升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