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增考传统文化应具普适性
近日,《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14日正式公布,9门学科中,除了英语和思想政治内容不变外,其他7门学科的考试内容都有所调整。考试大纲还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育人导向。
高考增加中华传统文化考核,至少有两大好处。
一者,是对日渐落寞的传统文化的无形拯救。近年来,由于受西方文化以及日韩文化的冲击,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城市人群、娱乐工具中间,地位越来越尴尬,人们哈韩、哈日、哈美,认为这就是在追求时尚、追求新潮、追求另类,却对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少有青睐,甚至不屑一顾,不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割裂与断层之忧。高考增加中华传统文化考核,无疑是在社会上树立一个导向性标杆:该重视传统文化了!
二者,能倒逼中小学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倒逼中小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魂、文化的根、精神的脉。在我国古代,“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可见传统文化之兴盛。然而,到了当今社会,长期以来,与社会追逐时尚趋同的是,我们的中小学因为考试不考传统文化,便不给学生教授传统文化,除非语文课有所涉及。学生也几乎不主动接触、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当高考增加了传统文化考核,学校与学生想不重视都不可能了。
高考增加中华传统文化考核之后,有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不能回避。一个是老师“如何教”的问题。比如语文高考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数学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老师如何教授这些传统文化才是关键。千万不要只让学生在高考前夕“临时抱佛脚”地死记硬背,在平时就要注重这些知识点的传授和积累,且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授和积累。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就能奏效。
另一问题是“如何考”的问题。高考考传统文化应具有普适性——照顾到不同考生的学习实际。今年北京语文高考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作为作文题之一,选取陈忠实描述陕北“华阴老腔”的散文段落作为材料,考查考生对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思考。没读过陈忠实那篇散文、没在电视上接触过“华阴老腔”的考生,一时不知“老腔”为何物,以至于有网友吐槽:谁叫他们不看春晚?高考增加中华传统文化考核之后,更要避免考核的传统文化太冷太偏。
凡注明“51选校”来源文章,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授权。经许可后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余来源,仅供学习参考等非商业性用途使用,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转载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处理。
-
-
2024高水平运动队报考指南之常见问题
2024年高水平运动队如何报考?相信有很多学生家长还不知道报考条件、招生资格、录取模式以及相关的优惠政策,下面51选校生涯规划教育网为大家整理了2024高水平运动队报考指南之常见问题,有计划采用这种路径升学的考生可以看过来。
阅读全文>>
-
-
2024年高水平运动队报考指南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会同2021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此后相关考试招生举措将更加完善和规范。这些举措,有哪些需要考生重点关注?51选校生涯生涯规划教育网为您一一梳理。
阅读全文>>
-
-
12月高考热点来了: 高考报名、艺术类统考、港澳高校内地招生
近期,从福建阳光高考平台获悉,12月高考热点包括艺术类专业统考、港澳院校内地招生、高职单招和分类考试、特殊类型招生、高考报名、加分政策、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以及军校招生。51选校生涯规划教育网建议考生应关注当地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
阅读全文>>
-
-
青岛市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的意见
青岛市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升我市中小学育人工作的全员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现就中小学校全面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提出如下意见
阅读全文>>
-
-
上了平均分,本科没问题?福建省考试院公布新高考9科平均分!
上了平均分,本科没问题?福建省考试院公布新高考9科平均分!《福建省普通高考学科评价报告》近日出炉,公布了2023福建高考的一些详细数据。此外,福建、北京和广东等地也陆续公布了高考平均分数据,跟高考直通车一起来看看:
阅读全文>>
-
51选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daxuecha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
51选校高中生涯规划二维码
高中生涯规划微博
生涯先行,升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