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不是「选工作」,而是「经营人生」
生涯规划不是「选工作」,而是「经营人生」。51选校网认为,「生涯发展」与「职业发展」其实不能画上等号的。下文为大家讲解下为何生涯规划是经验人生。
离开校园、走进职场的第一天,许多人如此期待未来:28岁当组长、33岁升经理、36岁做副总⋯⋯然而,职涯,真的能够规画吗?工作,一定会顺利向上升迁吗?年轻时设定的目标,步入中年后依然会向往吗?
1950年代前,「生涯发展」与「职业发展」几乎画上等号,在美国知名生涯发展学者唐纳‧舒伯(Donald Super)之后,才逐渐加入「自我发展」的概念。
舒伯依据不同年龄的性格发展,将生涯发展分为5个阶段(如下图)。例如,24岁之前,我们对于自己未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都有许多想像;之后便开始发展工作能力、累积经验,渐渐稳定下来;45岁后进入再度创新或停滞的关卡,直到65岁退休。
1980年代,舒伯发现,除了年纪,身分角色也会影响每个阶段的心态与行动,因而进一步画出「生涯彩虹图」(Life-Career Rainbow):最外圈是生活广度,包括成长期、探索期等7个阶段;往内则有儿童、学生、公民、工作者等6种角色。
不同的角色就像彩虹的不同颜色,横跨人的一生。彩虹内圈呈现凹凸不平、长短不一,代表在该年龄阶段不同角色的分量。
比如说,多数人在15∼24岁之间的主要身分是学生,因此有较多时间、较少限制来探索自我与世界。进入中年后,多数人同时身兼持家者和工作者的身分,必须在两者之间权衡。
人生是一个个不同角色的串联,我们通常会在同一阶段拥有不同的演出「舞台」,意即生活空间──在家中是父母、在社区是公民、在学校是EMBA学生、在办公室是高阶主管。如果个人的能力与成熟度不足以应付这些角色间的转换,就会互相干涉与冲突。
有些生涯发展学者认为,职涯发展阶段是不可逆的,一般人在青春期完成自我探索的阶段之后,就不会再探索了。
舒伯并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生涯的抉择,是一个要花一辈子才能走完的历程,因为人们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动,像是经济不景气、新科技的发明、组织转型等因素,而不断调整生涯目标,启动职涯的「迷你循环」。
在变化快速的现代社会,职涯目标改变的状况非常普遍,舒伯将迷你循环视为个人加强成熟度、增加适应力、提升创造力的方式。
例如,中年换跑道意味着开启新的成长期,如果能够顺利适应,便能再一次经历探索、建立、维持等等阶段。而当我们养成了生涯各阶段所需具备的能力,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并且对自我有不同程度的觉察时,就代表我们达到了「生涯成熟」
相关搜索阅读:
凡注明“51选校”来源文章,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授权。经许可后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余来源,仅供学习参考等非商业性用途使用,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转载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处理。
-
高中生如何做好生涯规划?
高中生如何做好生涯规划?说到高中生涯规划,国内中学阶段学校负责人对此并不陌生,这是因为国内各省陆陆续续出台相关政策。那么,高中生涯规划步骤有哪些呢?
阅读全文>>
-
生涯规划真的有用吗?
生涯规划真的有用吗?这一两年来在生涯教育实施过程中,有学校教师提出我就没有人生规划,不也当上髙级教师了吗?
阅读全文>>
-
中学生生涯规划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中学生的生涯规划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模糊到清晰,由分散到集中,由犹豫到坚定,最后为考大学报志愿乃至选择就业方向奠定基础。
阅读全文>>
-
大学生生涯如何规划?
大学生生涯如何规划?随着近年高考制度改革,学生生涯规划已被搬上教育正轨。那么,大学生怎么做生涯规划呢?且看51选校生涯规划频道怎么说。
阅读全文>>
-
职业性格分析测试 高考志愿填报的好帮手
职业性格分析测试 高考志愿填报的好帮手。职业性格分析测试主要是通过相关问题寻找的哪个是你天生的倾向,就像在问你是右撇子还是左撇子。如果能够明白自己的性格优劣势,那么对于选择专业、职业非常有帮助。在志愿填报之前做做职业性格分析测试,可以减少未来的遗憾。
阅读全文>>
-
51选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daxuecha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
51选校高中生涯规划二维码
高中生涯规划微博
生涯先行,升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