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八讲》—— 熊丙奇
新高考改革要求学生个性化要求的背景下,生涯规划教育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工作。这就要求高中生需要了解职业生涯的概念,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51选校生涯规划教育平台小编今天推荐熊丙奇《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八讲》。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八讲》,不对中学生空谈幻想,也不提难以实现的建议。这本书立足于中学生所面对的现实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回避应试教育的话题,告诉中学生们如何把未来的主动权把握在手中,为自己的将来创造一个广阔的舞台。
目录
第一讲 什么是高考
1、传统高考的录取方式
录取方式:分批次、按计划、按比例
基本特点:统一高考,集中录取
发展趋势:分数至上
2、高校自主招生
概况:80所高校自主招生
特点:自主招生资格确定+高考
发展趋势:高校联考+自主招生;学业水平测试+自主招生
3、高职高专自主招生
概况:全国各地高职自主招生
特点:学校完全自主
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全面放开
4、境外高校自主招生
概况:香港地区高校自主招生与国外高校内地招生
特点:高考+香港高校自主招生;SAT、ACT考试+自主申请
发展趋势:比例上升
5、继续求学的多种方式
概况:网络教育、成人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国外大学学历)
特点:学习自主、学制灵活,学历受限
发展趋势:教育的开放与平等
第二讲 什么样的高中生才是人才
第三讲 怎样认识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
第四讲 做一个优秀的高中生
第五讲 为自己学习
第六讲 能力拓展:高中个性发展规划
第七讲 一切皆有可能:高中成长的社会资源
第八讲 多元发展:高中后话题
精彩书摘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
在今天的大学里有一个现象,就是所有大学都采取一种“定指标”的方式来管理教授。每年年初时,会给教授下达任务指标,诸如发表三篇论文,申请一个课题,申请一个专利,课题经费十万。年终时,学校来“收账”,检查教授一年的工作,达到了奖励,没达到扣分。有人把大学教授称为“学术民工”——大学的这种学术研究,就像以前农村的大队长,每天早上站在山头上喊大家起床“上工了”,然后布置大家干活,告诉大家,今天开垦一亩地,把地挖完就可以拿到T分回家。
为什么对大学教授要进行这样的管理?起源于什么地方?起源于我们的中小学。小学就是这样,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回家父母监督,基本的要求是家庭作业做完才可以看电视,没做完不能看;老师和家长会和同学一起定目标,比如语文考95分,数学考99分,等等,达到目标,奖励去北京三日游,或者去香港迪士尼,达不到,所有的奖励取消,假期也取消,回到家里,买数学的卷子重新做,报一个数学培训班强化。
同学们是靠兴趣来学习吗?显然不是,基本上都是外在的压力在驱动。这种学习是任务驱动型、压力驱动型而不是兴趣驱动型。有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接受采访谈自己的研究时都说道,搞研究时从来没有想过获奖,如果冲着能获得诺贝尔奖去做科研的话,我就不能获得诺贝尔奖了,当初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兴趣,与获奖不获奖没有关系。
经常有报道赞扬科学家的精神,报道绘声绘色地描写科学家耐得住寂寞,“板凳甘做十年冷”,每天都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与枯燥的数据打交道。“你难道不感到寂寞吗?”记者们总爱这样问。这类问题一次又一次重复,其本身就表明,我们不是从兴趣角度来思考问题,如果从兴趣角度看,搞科研是科学家的兴趣,他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怎么会觉得枯燥、乏味呢?!如果感到枯燥的话,他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首先要发掘他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同学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用兴趣来驱动学习,这样学习会更轻松,会从中感受到乐趣,对于未来上大学、选专业、求职来说,也是如此。
相关搜索阅读:
凡注明“51选校”来源文章,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授权。经许可后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余来源,仅供学习参考等非商业性用途使用,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转载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处理。
-
-
1.1我为什么要读书?
《中小学生阅读系列之中国青少年科学馆丛书--探索未来职业》
阅读全文>>
-
-
2.1你还习惯吗?——适应高中生活
2.1你还习惯吗?——适应高中生活(《美洲鹰,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
阅读全文>>
-
-
3.2我喜欢干什么——我的职业兴趣
我喜欢干什么——我的职业兴趣?人生的五把钥匙》给初高中的启示录
阅读全文>>
-
-
3.4我适合做什么(2)——我的性格类型
我适合做什么(2)——我的性格类型
阅读全文>>
-
-
3.6我最看重什么——我的职业价值观念
我最看重什么?我的职业价值观念!生涯探索必须要了解职业价值观。
阅读全文>>
-
51选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daxuecha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
51选校高中生涯规划二维码
高中生涯规划微博
生涯先行,升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