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决策平衡单
“生涯决策平衡单”主要用于问题解决模式和职业咨询中,用以协助咨询者有系统地分析每一个可能的选项,判断分别执行各选项的利弊得失,然后依据其在利弊得失上的加权计分排定各个选项的优先顺序,以执行最优先或偏好的选项。
决策平衡单主体框架
1、自我物质方面的得失
2、他人物质方面的得失
3、自我赞许与否
4、社会赞许与否
生涯决策平衡单的实际应用时,由于认为“自我赞许与否”和“社会赞许与否”仍显得笼统,所以台湾生涯辅导专家金树人将最后的两项改为“自我精神方面的得失”与“他人精神方面的得失”,就是从以“自我--他人”,以及“物质--精神”所构成的四个范围内来考虑。
生涯决策平衡单的设计,是用来协助决策者作出好的重大决定。决策平衡单可以帮助决策者具体地分析每一个可能的选择方案,考虑各种方案实施后的利弊得失,最后排定优先顺序,择一而行。
决策平衡单步骤
(1)列出可能的职业选项:咨询者首先需在平衡单中列出有待深入评量的潜在职业选项三至五个。
(2)判断各个职业选项的利弊得失:平衡单中提供咨询者思考的重要得失,集中于四个方面,分别是:自我物质方面的得失、他人物质方面的得失、自我赞许(精神方面)的得失、他人赞许(精神方面)的得失。详如下表所示。咨询者可依据重要的得失方面,逐一检视各个职业选项,并以“+5”至“-5”的十一点量表(+5,+4,+3,+2,+1,0,-1,-2,-3,-4,-5),来衡量各个职业选项。
(3)各项考虑因素的加权计分:咨询者在各个方面的利弊得失之间,会因身处于不同情境而有不同的考量。因此,在详细列出各项考虑层面之后,须再进行加权计分。即对当时个人而言,重要的考虑因素可乘以一至五倍分数(*5),依次递减。
(4)计算出各个职业选项的得分:咨询者须逐一计算各个职业选项在“得”(正分)与“失”(负分)的加权计分与累加结果,并计算各个生涯选项的总分。
(5)排定各个职业选项的优先顺序:最后,依据各职业选项在总分上的高低,排定优先次序。职业选项的优先次序即可作为咨询者职业生涯决策的依据。
凡注明“51选校”来源文章,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授权。经许可后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余来源,仅供学习参考等非商业性用途使用,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转载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处理。
-
-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价值分析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对高考新改革情景下有何帮助?2014年高考改革制度明确指出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随后全国各地相当多学习开始进入生涯规划的教学过程中,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便是常用教学工具之一。那么,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哪里呢?
阅读全文>>
-
-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它们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推荐相关文章阅读:霍兰德职业兴趣岛测试
阅读全文>>
-
-
帕金森的职业——人匹配理论
人匹配理论最早由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帕金森教授提出。1909年帕金森在其所著的《选择一个职业》一书中,明确阐明;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或条件:一是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它特征。二是应清楚地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三是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
阅读全文>>
-
-
职业发展理论之生涯成熟度
生涯成熟度是美国学者萨帕提出来的概念,是生涯发展理论的贡献之一。51选线生涯规划教育平台指出,生涯成熟的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指个人在整个职业生涯历程中达到社会期望的水准,二是以职业生涯各发展阶段的发展任务为标准所作的衡量。
阅读全文>>
-
-
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理论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相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对于一个人的个性与行为影响最大的不是真实自我,而是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主导并控制着个体对环境知觉的意义,与个人对环境的反应高度相关。
阅读全文>>
-
51选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daxuecha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
51选校高中生涯规划二维码
高中生涯规划微博
生涯先行,升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