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发展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彼得森、辛普森和利尔敦等提出了从信息加工取向看待生涯问题解决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ogni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简称CIP理论)。
该理论认为生涯发展是个体如何做出生涯决策以及在生涯问题解决和生涯决策过程中是如何使用信息的,它将生涯发展与规划的过程视为学习信息加工能力的过程。
生涯发展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提出者按照信息加工的特性构成了一个信息加工金字塔,即认知信息加工模式图。
位于塔底的是知识领域,包括自我知识(对自己兴趣、技能、价值观等的了解)和职业知识(对于工作世界的认识)。
金字塔的中间是决策技能领域,即一般性的信息加工技能。它包括沟通(Commun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评估(Evaluation)、执行(Execution)五个阶段,构成了决策的CASVE循环。
沟通(确认需求):个人开始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分析(将问题的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起来):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分析。
综合(形成选项):个人形成可能的解决方法并寻求实际的解决方法。
评估(评估选项):评估每种选项的优劣,评出先后顺序。
执行(策略的实施):依照选择的方案做出行动。
最上层的领域是执行领域,也成为元认知。元认知就是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及结果的知识、体验和调节。它包括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对自我的觉察,和对自己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控制。
在认知信息加工金字塔中,知识领域相当于计算机的数据文件,需要我们进行存储。决策领域相当于计算机的程序软件,让我们对所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执行领域则相当于计算机的工作控制功能,操纵电脑按指令执行程序。
在这三个领域中,知识领域是基础。没有较全面而准确的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个人就无法做出恰当的职业决策。而执行领域则对上述两个领域的状况进行监控和调节。
相关搜索阅读:
凡注明“51选校”来源文章,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授权。经许可后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余来源,仅供学习参考等非商业性用途使用,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转载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处理。
责任编辑:Meaders
-
-
生涯人物访谈法
什么是生涯人物访谈法?生涯人物访谈法是生涯规划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学生职业探索的辅助手段,本文将从生涯人物访谈法的概念、步骤及要点为大家做简要介绍。
阅读全文>>
-
-
职业基因理论
职业基因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潜移默化而成的一种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心理修养。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职业基因”,即与自己气质相匹配的职业方向。它已经成为影响人们选择职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不同职业对人的气质有特定的要求。
阅读全文>>
-
-
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
霍兰德职业兴趣是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认为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应该包含六种兴趣类型,即常规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
阅读全文>>
-
-
生涯决定理论在实施应用中的步骤
科学逻辑的生涯决定的实施步骤是生涯决定咨询的有效手段。生涯咨询师在开展生涯咨询工作中,发现学生有两个及以上的多种选择时,必须借助生涯决定理论的实施应用,从而选择一个最适合的决定。
阅读全文>>
-
-
生涯规划选择理论
生涯规划选择理论强调人与职业的适配,这就涉及到特质因素论、霍兰德职业性向论、职业锚理论三大生涯理论,对应的是性格、兴趣、职业
阅读全文>>
-
51选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daxuecha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
51选校高中生涯规划二维码
高中生涯规划微博
生涯先行,升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