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990-5160

生涯规划选择理论

来源:51选校 时间:2021-01-12 11:11 阅读:1161

  生涯规划选择理论强调人与职业的适配,这就涉及到特质因素论、霍兰德职业性向论、职业锚理论三大生涯理论,对应的是性格、兴趣、职业,具体如下:

生涯规划选择理论.png

  第一,特质因素论。

  帕森斯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每个人的人格特性与能力模式也是独特的,在职业选择时将特性和能力模式与社会职业所需相关联。通过量表对人的特性进行测验、对职业性质进行客观的观察,从而达到“人-职”适配的目的。因此,帕森斯认为职业指导需要尊重这个三个环节: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人职匹配,遗憾的是,帕森斯并没有在具体操作上进行发展,只是停留在观点层面。

  第二,霍兰德职业性向论。

  帕森斯人职匹配理论的基础上,霍兰德提出了职业性向理论,更明确地指出6种人格类型,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他认为划分的每种人格类型都有特定的职业类型相匹配,匹配度越高,越努力工作证明自身的人生价值,而越努力工作的个体就越喜欢自身的工作,会有较高的职业满意度以及职业成就,即职业选择理论的核心就是个体的兴趣爱好、能力等类型与职业的相结合。

  第三, 职业锚理论。

  施恩认为职业锚是通过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就业观等方面对人定位形,并将职业锚分成5 种不同的类型,即功能能力型职业锚、管理能力型职业锚、创造型职业锚、安全/稳定型职业锚、自主/独立型职业锚。当个体刚进人工作环境时所具有的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工作经验,并在经验中自我探索与择业选择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这是施恩职业锚理论核心。

  综上所述,无论是生涯规划选择理论种的哪种理论,三者都是趋于把人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的结果与职业进行适配,使人得到更适合的发展。

相关搜索阅读:

凡注明“51选校”来源文章,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授权。经许可后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余来源,仅供学习参考等非商业性用途使用,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转载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处理。

上一篇: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安排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 下一篇:学校如何开展生涯规划指导校本教材?做好这6点
大家还看了这些: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价值分析-生涯规划-51选校网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价值分析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对高考新改革情景下有何帮助?2014年高考改革制度明确指出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随后全国各地相当多学习开始进入生涯规划的教学过程中,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便是常用教学工具之一。那么,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哪里呢?

阅读全文>>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生涯规划网-51选校网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它们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推荐相关文章阅读:霍兰德职业兴趣岛测试

阅读全文>>
帕金森的职业——人匹配理论

帕金森的职业——人匹配理论

人匹配理论最早由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帕金森教授提出。1909年帕金森在其所著的《选择一个职业》一书中,明确阐明;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或条件:一是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它特征。二是应清楚地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三是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

阅读全文>>
职业发展理论之生涯成熟度——51选校生涯规划网

职业发展理论之生涯成熟度

生涯成熟度是美国学者萨帕提出来的概念,是生涯发展理论的贡献之一。51选线生涯规划教育平台指出,生涯成熟的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指个人在整个职业生涯历程中达到社会期望的水准,二是以职业生涯各发展阶段的发展任务为标准所作的衡量。

阅读全文>>
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理论——51选校生涯规划网

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理论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相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对于一个人的个性与行为影响最大的不是真实自我,而是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主导并控制着个体对环境知觉的意义,与个人对环境的反应高度相关。

阅读全文>>
  • 51选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daxuecha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 51选校高中生涯规划二维码

    高中生涯规划微博

    生涯先行,升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