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990-5160

生涯理论简要梳理

来源:51选校 时间:2019-06-12 17:38 阅读:4492

生涯理论都有哪些?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百家争鸣的历史?下面51选校生涯规划教育平台就此问题做简要梳理。

1908年弗兰克·帕森斯(FrankParsons)成立波士顿职业局,不仅是其事业的转折点,也开启了生涯辅导的先河。自此,西方国家开启了生涯辅导运动。经历了一个多世界的生涯辅导发展,产生诸多生涯理论。每一个理论的提出和发展都建立在不同学科和不同研究成果上,他们具有不同的价值。

一般生涯理论发展简史分为20世纪初起步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50年成长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成型阶段、20世纪90年代成熟阶段。

20世纪初起步阶段

1909年,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Parsons)在《职业的选择》一书中创建了特质因素理论,开创了职业辅导。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成长阶段

20世纪40年代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创立了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咨询理论。

金斯伯格(Ginsberg1951)等人提出早期的生涯发展论,舒伯(Super1953)以发展心理学为基础,系统地提出了有关生涯发展的观点。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成型阶段

20世纪60年代,戴维斯(Dawis)与罗圭斯特(Lofquist)等人提出强调“人境符合”的明尼苏达大学职业适应论。

罗伊(Roy)提出了人格发展的理论。

鲍丁(Bordin)创造了一个“需要-满足”模式,把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用于生涯理论。

约翰·霍兰德(John·Holland)提出类型论。

1962年,加列特(Gelatt)等人发展出职业的连续性过程决策理论模式。

20世纪70年代,克内菲尔坎姆(Knefelkamp)和斯列皮兹(Slipitza)从认知发展的观点出发,提出了生涯认知发展论。

20世纪90年代成熟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期,桑普森(Sampson)、皮特森(Peterson)和里尔顿(Reardon)提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强调从信息加工取向看待生涯问题解决。

1993年,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艾里克森(KAnders Ericsson)首次提出“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的概念。

     以上就是生涯理论简要历史梳理介绍,学校如需开展生活规划教育,教师如需参与生涯培训,可以登录51选校生涯规划教育平台申购生涯教育整体解决方案或参与生涯师资培训。

相关搜索阅读:

凡注明“51选校”来源文章,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授权。经许可后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余来源,仅供学习参考等非商业性用途使用,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转载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处理。

上一篇: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下一篇:生涯理论之特质因素论
大家还看了这些: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价值分析-生涯规划-51选校网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价值分析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对高考新改革情景下有何帮助?2014年高考改革制度明确指出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随后全国各地相当多学习开始进入生涯规划的教学过程中,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便是常用教学工具之一。那么,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哪里呢?

阅读全文>>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生涯规划网-51选校网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它们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推荐相关文章阅读:霍兰德职业兴趣岛测试

阅读全文>>
帕金森的职业——人匹配理论

帕金森的职业——人匹配理论

人匹配理论最早由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帕金森教授提出。1909年帕金森在其所著的《选择一个职业》一书中,明确阐明;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或条件:一是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它特征。二是应清楚地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三是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

阅读全文>>
职业发展理论之生涯成熟度——51选校生涯规划网

职业发展理论之生涯成熟度

生涯成熟度是美国学者萨帕提出来的概念,是生涯发展理论的贡献之一。51选线生涯规划教育平台指出,生涯成熟的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指个人在整个职业生涯历程中达到社会期望的水准,二是以职业生涯各发展阶段的发展任务为标准所作的衡量。

阅读全文>>
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理论——51选校生涯规划网

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理论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相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对于一个人的个性与行为影响最大的不是真实自我,而是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主导并控制着个体对环境知觉的意义,与个人对环境的反应高度相关。

阅读全文>>
  • 51选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daxuecha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 51选校高中生涯规划二维码

    高中生涯规划微博

    生涯先行,升学无忧!